华体汇app

您好,欢迎来到华体汇ap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导航 >非手术科室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科室简介

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医院优秀单位,中国肺结节联盟、济南市重点专科,济南市呼吸诊疗中心,济南市呼吸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科室目前床位90张,其中RICU6张。医护人员70人,医生 20人,呼吸治疗师 2人,护理 48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7人,博士5人,硕士16人,担任省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次,省级学术委员会委员 10人次,市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次,市级学术委员会委员 10余人次。科室拥有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睡眠呼吸检测室、肺康复室,拥有有创呼吸机6台、无创呼吸机8台、高流量吸氧装置多台等呼吸支持设备,拥有先进的肺康复设备。科室年专家门诊量:22000余人次,住院人数3100余人次。
      专业水平:多年来科室一直注重科室管理及业务水平提高,通过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外派进修、参加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全科对于呼吸衰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症、肺血栓栓塞、胸膜病等常见呼吸病诊治有较高的水平,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较高。呼吸支持组担负全院(除急诊科、小儿科、心外科)的呼吸支持、机械通气治疗工作,协助兄弟科室成功救治多例以呼衰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ARDS等。通过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实现肺癌早期诊断,开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刷检、活检、经气管镜纵隔淋巴结活检(TBNA)、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内科胸腔镜等侵袭性诊疗技术,通过肺功能检查(静态肺容量、动态肺容量、弥散功能)、过敏原检查等多种非侵袭性诊疗技术开展,不断提高诊治水平。率先在济南市开展肺康复亚专业,提高了慢性气道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在完成临床工作得同时,以患教会、健康大讲堂、义诊等形式对患者进行慢病教育、管理。
      专业教学:是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承担着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教学任务。承担全科医生进修、规培任务,多人次获优秀教师奖和教学集体奖。学科带头人杨艳平教授作为华体汇app临床技能操作主要负责人带领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生连续多届在山东、华东地区及全国及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科研能力:近5年来专业组承担山东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项,
      山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课题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各5项,济南市科技局青年科技计划立项 5项。团队人员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近五年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编写论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作为临床药物试验专业,承担多项国家及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

查看更多>>
出诊信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杨艳娜
杨蕾
杨蕾
崔纪云
崔纪云
轮转
轮转
科室动态
查看更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迎战感染高峰、奋战重症救治工作纪实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迎战感染高峰、奋战重症救治工作纪实

看到一位位患者出院回家,收到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时,每一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会流露出疲惫而又欣慰的笑容。“肺系生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换回患者生的希望。

迎战感染高峰1.jpg


迎战感染高峰2.png


迎战感染高峰3.png


迎战感染高峰4.png


2022年12月以来,新冠感染患者急剧增多,危重症患者快速增加。为全力做好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统筹部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第二层次病房接收来自急症及其他医院转来的呼吸重症病人,并抽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负责急诊缓冲一病房、四病房,并协助急诊缓冲三病房开展救治工作。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种抢救设备、支援力量迅速到位。关键时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投入繁重的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全力保障科室的有序、高效运转,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仍难以忘记一个个动人场景:2022年12月15日开始,呼吸科专家门诊量居高不下,日均近200人次,每天两位专家从早7:30一刻不停的看诊到晚上7:30,中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医生的咳嗽声和患者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为方便患者就医,呼吸科在元旦、春节期间也都始终保持两名专家出诊。

2022年12月15日至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7张床位满床,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100%,春节期间几无空床,呼吸科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度过了一个没有节假日的春节。

伴随着全院上下奋力抗击新冠疫情,会诊需求日益增多,每天最多时达100余人次,经验丰富的呼吸专业医师们不顾疲倦,疾速穿梭在医院各个科室,会诊指导科室疫情救治工作。

2022年12月22日,医院命令成立首个急诊缓冲病房,专门用于收治急诊新冠感染危重症患者。邢春燕主任临危受命,在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尚未康复的情况下,毅然前去执行任务,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交于科主任助理及医疗组长李冠华。

2022年12月28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贾平东副主任医师协助急诊缓冲三病房开展临床工作,每周工作两天。加上本科室的门诊、查房、会诊、夜班等工作,每天的任务安排满满当当,忙碌到深夜。

2023年1月3日,医院成立急诊缓冲四病房,由李冠华副主任医师、杨蕾副主任医师、丁灿住院医师负责,加上医院调配的年轻医生,开诊当晚便收治各相关科室转入的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危重患者,43张床位2天内收满。

同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交于殷宗秀主任医师负责,殷主任带领11名医师超负荷运行87张床位,负责危重症患者救治、全院呼吸科会诊等工作。每位呼吸科医生都以一挡百,不断学习最新指南,提高危重症救治水平,加班加点勤勤恳恳,本着对每一个患者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完成科里、院里的救治工作。

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感染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的完成,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初心坚守与默默奉献,是精湛技术和团队合作的结晶,更是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严谨、扎实工作的体现。呼吸内镜检查、呼吸支持技术,在危重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专业医师冒着被感染风险,及时给需要的患者进行气管镜诊治,通畅气道、协助明确病原菌,12月-1月之间行气管镜操作近180余人次。有创、无创呼吸支持技术精准使用,让一位位重症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迎战感染高峰5.png


迎战感染高峰6.png

*为新冠感染重症患者实施气管镜操作

迎战感染高峰7.jpg

 *新冠感染重症患者俯卧位使用呼吸机

迎战感染高峰8.jpg

 *一番抢救之后患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

迎战感染高峰9.jpg

 *医疗团队对突发病情变化的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

呼吸科医护团队工作作风严谨,时时刻刻把核心制度落实在工作中,医疗质量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交接班、各种形式培训、对每一位重症患者实行个体化指导、方案调整,邢春燕主任、庞龙滨副主任等专家严格落实核心制度,24小时负责,加强医师培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急诊缓冲一病房在邢主任、庞主任带领下,不同专业、不同资历的医师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姚广燕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精诚合作,短短1月时间内收治呼吸危重症患者182人,出院患者140人。

本次新冠感染患者救治中,呼吸支持小组不分昼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乐卫,是医院呼吸支持小组的组长,任务之一是负责各科室所使用的110台呼吸机的操作培训,并负责呼吸机的正常运转。马乐卫护士长介绍说:“12月22日之后,医院里陆续配备了11种型号的呼吸机,再加上我们呼吸支持组原有的5种型号,这一波高峰期间,全院共有16种型号的呼吸机在运转。所以,我们这个呼吸支持组的主要任务就是人员操作培训、协调故障排除、多个科室之间的借调使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粑母咝褂,保证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机支持治疗。”

迎战感染高峰10.png

*马乐卫护士长现场指导、调试

每一位危重症患者顺利出院的背后,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 “不抱希望”、“顺其自然”、“意想不到”、“万般感激”的悲喜波折经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面对患者及家人的锦旗与感谢,最想说的就是:理解万岁!

迎战感染高峰11.jpg

邢春燕.png

邢春燕 · 主任医师

邢春燕,华体汇app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军医大上海长海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进修学习,发表论文十余篇,SCI4篇,主编论著一部,曾荣获山东省十佳女医师、济南市十佳医生的称号。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患者认真负责,擅长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诊治,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性疾病、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诊断治疗,精通呼吸机使用及气管镜操作,对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高。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2022年济南市呼吸质控会议顺利召开

2022年8月26日,由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2022年济南市呼吸质控会议暨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研讨会”在济南市山东国际饭店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肺栓塞规范化诊治”为主题,实现“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的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加强医疗机构对静脉血栓防治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充分发挥我市呼吸质控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指导作用,交流院内肺栓塞诊治经验,构建完善的院内肺栓塞防治体系,促进医院内肺栓塞防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建设,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切实推动全市呼吸内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内容丰富,课程设计紧扣学员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png


2.png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邢春燕主持会议,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成昌慧,医政医管处处长韩秀香、副处长王朝阳,华体汇app总会计师华永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成昌慧主任、华永新副院长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3.png

*邢春燕主任主持会议

4.png


华永新副院长介绍了华体汇app作为市呼吸质控中心的牵头单位,在VTE防控及住院患者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面做出的成绩,肯定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院内急危重病人救治及全院呼吸支持技术保障方面做出的贡献,并对呼吸质控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希望,全面提高推动呼吸内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5.png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成昌慧同志高度评价了华体汇app在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成昌慧同志指出市呼吸质控中心在邢春燕主任的带领下做出了卓有成效和可圈可点的业绩。并对近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继续贯彻实施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加强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呼吸相关专业呼吸诊疗水平;进一步加强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下级医疗机构及呼吸质控中心成员单位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机构对全市人民的医疗照护能力。

大会邀请了山东省呼吸质控中心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附院董亮教授,山东省呼吸质控中心副主任、山东省立三院王言森教授就呼吸质控推动VTE防治体系建设、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发表了独特、实用性很强的建议。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欣教授和殷宗秀教授分别对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治和肺栓塞患者如何选择抗凝和溶栓药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苏琳教授则运用一个典型的危重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经验生动详实地急性肺栓塞的评估、抢救及治疗过程,使参会人员更加明确了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的流程。

6.png

7.png

大会邀请了山东省呼吸质控中心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附院董亮教授,山东省呼吸质控中心副主任、山东省立三院王言森教授就呼吸质控推动VTE防治体系建设、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发表了独特、实用性很强的建议。华体汇ap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欣教授和殷宗秀教授分别对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治和肺栓塞患者如何选择抗凝和溶栓药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苏琳教授则运用一个典型的危重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经验生动详实地急性肺栓塞的评估、抢救及治疗过程,使参会人员更加明确了肺栓塞规范化诊治的流程。


胸闷憋喘伴胸背疼痛3年 “老毛病”突然加重,65岁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诊来华体汇app获新生

体力劳动、活动后,出现胸闷、憋喘,这情况怎么解释?

今年65岁的冯大娘,家在济宁市,她说:“胸口发闷,憋得慌,喘气略感困难,一直以为是人上了岁数,谁也难免的毛病。可是这一回,前胸后背又疼得厉害。”

经历过一次住院和手术后,真实的原因呢?主动脉夹层!

1.png


关于这位老人的主动脉夹层,华体汇app心外科主任张锋泉解释说:“老人的最大难题,升主动脉上形成了一个夹层,从3年前开始,慢慢地向上扩张,然后,压迫气管儿,引起胸闷症状,逐渐加重,入院前一个月开始加重明显,一走路就憋喘的比较严重,这才到医院就诊。”

图片

主动脉夹层有征兆

突发剧烈疼痛需警惕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中膜撕裂、分离,血液流入,形成动脉真、假腔病理改变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2.png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急性起。环⒕缌姨弁、高血压、心脏表现以及其他脏器或肢体缺血症状等,其预后与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相关,越在远端,范围较。鲅可僬咴ず蠼虾茫蝗绮患笆鼻谰,48小时内可因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至胸、腹腔或者心包腔,进行性纵膈、腹膜后出血,以及急性心力衰竭或者肾衰竭等死亡,死亡率高达50%。

3月19日上午,因胸闷、憋喘伴胸背部疼痛的症状持续加重,冯大娘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济宁市一家大医院就诊,做CTA(强化CT)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建议转诊到省城济南的大医院进行手术。

图片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为何多数建议转诊?

从济宁市到济南市,距离并不近,患者冯大娘及家人万分焦虑。不过,一看CTA检查结果,马上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并于3小时之后转诊到华体汇app。心外科主任张锋泉告诉患者家人:“升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cm,就很容易破裂,必须尽快手术,她的升主动脉直径达13cm,随时会破裂,病情危急。”

3.png

*患者CTA三维成像

如果从上图中不能看出异常之处的话,那么,对比一下“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的位置图:

4.png


对此,华体汇app心外科主治医师滕熙龙介绍说:“当病人感觉到胸闷、憋喘、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时,主动脉夹层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假腔,所以强化CT的三维成象能够很直观地看到升主动脉已经鼓起来了,直径比正常情况下粗1倍以上。这位病人的情况是,主动脉夹层并不是只在局部鼓起了一个包,还是环绕着升主动鼓起一圈的假腔。这种情况,非常危及,随时可能致命,必须尽快手术。” 

5.png

*鼓起来的主动脉夹层假腔示意图

初到华体汇app,患者家人听医生讲解CTA检查结果,终于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当时就被那个强化CT的结果给吓着了,太严重了,感觉病人够呛能救过来。”

图片

紧急手术  消除隐患

主动脉夹层手术“两道坎”

自3月19日中午开始,华体汇app心外科主任张锋泉,麻醉师王端玉,助手邵宝伟、滕熙龙、张磊磊,器械护士范龙辉,共同为患者实施“升主动脉置换、全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支架象鼻术+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6.png


据张锋泉主任介绍,手术过程中发现,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心脏严重受压,收缩乏力。由于主动脉夹层形成的瘤体太大,无法完成主动脉阻断,所以增大了手术难度。

7.png

手术过程中,主动脉夹层的瘤体被剪除,经过一系列重建血管的细密吻合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张锋泉主任介绍:“手术过程比较长,手术团队成员的体力消耗比较大,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从开始手术到心脏自动复跳,将近4小时,病人的心脏能够自动复跳,这说明我们团队对她的救治已成功了一半,说明我们已经帮助病人迈过了第一道坎儿,最凶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手术完成后,患者被送入心外科监护病房中,顺利度过48小时,又转入普通病房中。患者家人心存感激:“手术前后,张主任和各位医生跟我们沟通很及时,知道A型主动脉夹层这个病的严重性,也知道每一步治疗的进展,手术中切除下来的瘤体看的我们心惊肉跳,非常感谢张主任,非常感谢中心医院!”

8.png

*手术中切除的真实标本不宜展示,这是经过处理的网络资料图片

关于主动脉夹层,在此多说几句,张锋泉主任领导的心外科团队承担着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外科手术救治。A型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凶险的重大急症,从发病开始48小时之内死亡率高达50%,每增加1小时病死率增加1%。对于接诊这类患者,济南各大医院都极谨慎,尤其是发病时间长、病情濒危、辗转几家医院的重度患者,往往最终被120转送到市中心医院。每当面对如此险重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张锋泉主任总是分秒必争,迅速组织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手术。

A型主动脉夹层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疾。浞⒉∶挥屑窘谛蕴氐,一天24小时之内随时有需要手术的重症患者被120送到医院,必须立即展开手术。张锋泉主任一心为重症患者着想,手机长年不关机,随时接听,随时赶到医院做手术,经常在手术台旁一站就是十几或二十多个小时,连续完成2-3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10几天吃住在科室里已是常态。

2018年至今,华体汇app完成急诊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25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7.8%,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风采
查看更多+
华体汇app -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