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位患者出院回家,收到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时,每一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会流露出疲惫而又欣慰的笑容。“肺系生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换回患者生的希望。




2022年12月以来,新冠感染患者急剧增多,危重症患者快速增加。为全力做好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统筹部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第二层次病房接收来自急症及其他医院转来的呼吸重症病人,并抽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负责急诊缓冲一病房、四病房,并协助急诊缓冲三病房开展救治工作。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种抢救设备、支援力量迅速到位。关键时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投入繁重的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全力保障科室的有序、高效运转,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仍难以忘记一个个动人场景:2022年12月15日开始,呼吸科专家门诊量居高不下,日均近200人次,每天两位专家从早7:30一刻不停的看诊到晚上7:30,中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医生的咳嗽声和患者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为方便患者就医,呼吸科在元旦、春节期间也都始终保持两名专家出诊。
2022年12月15日至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7张床位满床,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100%,春节期间几无空床,呼吸科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度过了一个没有节假日的春节。
伴随着全院上下奋力抗击新冠疫情,会诊需求日益增多,每天最多时达100余人次,经验丰富的呼吸专业医师们不顾疲倦,疾速穿梭在医院各个科室,会诊指导科室疫情救治工作。
2022年12月22日,医院命令成立首个急诊缓冲病房,专门用于收治急诊新冠感染危重症患者。邢春燕主任临危受命,在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尚未康复的情况下,毅然前去执行任务,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交于科主任助理及医疗组长李冠华。
2022年12月28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贾平东副主任医师协助急诊缓冲三病房开展临床工作,每周工作两天。加上本科室的门诊、查房、会诊、夜班等工作,每天的任务安排满满当当,忙碌到深夜。
2023年1月3日,医院成立急诊缓冲四病房,由李冠华副主任医师、杨蕾副主任医师、丁灿住院医师负责,加上医院调配的年轻医生,开诊当晚便收治各相关科室转入的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危重患者,43张床位2天内收满。
同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交于殷宗秀主任医师负责,殷主任带领11名医师超负荷运行87张床位,负责危重症患者救治、全院呼吸科会诊等工作。每位呼吸科医生都以一挡百,不断学习最新指南,提高危重症救治水平,加班加点勤勤恳恳,本着对每一个患者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完成科里、院里的救治工作。
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感染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的完成,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初心坚守与默默奉献,是精湛技术和团队合作的结晶,更是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严谨、扎实工作的体现。呼吸内镜检查、呼吸支持技术,在危重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专业医师冒着被感染风险,及时给需要的患者进行气管镜诊治,通畅气道、协助明确病原菌,12月-1月之间行气管镜操作近180余人次。有创、无创呼吸支持技术精准使用,让一位位重症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为新冠感染重症患者实施气管镜操作

*新冠感染重症患者俯卧位使用呼吸机

*一番抢救之后患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

*医疗团队对突发病情变化的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
呼吸科医护团队工作作风严谨,时时刻刻把核心制度落实在工作中,医疗质量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交接班、各种形式培训、对每一位重症患者实行个体化指导、方案调整,邢春燕主任、庞龙滨副主任等专家严格落实核心制度,24小时负责,加强医师培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急诊缓冲一病房在邢主任、庞主任带领下,不同专业、不同资历的医师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姚广燕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精诚合作,短短1月时间内收治呼吸危重症患者182人,出院患者140人。
本次新冠感染患者救治中,呼吸支持小组不分昼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乐卫,是医院呼吸支持小组的组长,任务之一是负责各科室所使用的110台呼吸机的操作培训,并负责呼吸机的正常运转。马乐卫护士长介绍说:“12月22日之后,医院里陆续配备了11种型号的呼吸机,再加上我们呼吸支持组原有的5种型号,这一波高峰期间,全院共有16种型号的呼吸机在运转。所以,我们这个呼吸支持组的主要任务就是人员操作培训、协调故障排除、多个科室之间的借调使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粑母咝褂,保证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机支持治疗。”

*马乐卫护士长现场指导、调试
每一位危重症患者顺利出院的背后,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 “不抱希望”、“顺其自然”、“意想不到”、“万般感激”的悲喜波折经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面对患者及家人的锦旗与感谢,最想说的就是:理解万岁!


邢春燕 · 主任医师
邢春燕,华体汇app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军医大上海长海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进修学习,发表论文十余篇,SCI4篇,主编论著一部,曾荣获山东省十佳女医师、济南市十佳医生的称号。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患者认真负责,擅长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诊治,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性疾病、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诊断治疗,精通呼吸机使用及气管镜操作,对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高。